编者的话: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与要求,深圳大学将于2024年上半年接受第二类第一种审核评估。此次评估处在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总结优势、分析问题、补足短板的良好契机。为便于全校师生深入了解和熟悉审核评估的实质内涵,准确理解与掌握审核评估的规范要求,教务部特推出“审核评估知识”系列专题,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与分享交流。
新一轮审核评估分类分种进行,高校要做好评建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相应类别指标体系内涵。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定量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共46个,其中必选指标30个,可选指标16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可选指标。
为使师生进一步了解评估指标内涵,做好自评自建工作,从本期开始,教务部将分期推送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编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2021-2025)工作指南》(下文简称《指南》)中的“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内涵”部分。本期的内容是第七个一级指标“教学成效”内涵解读,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12个审核重点。加粗字体且文字前带序号的内容表示指标原文,不加粗字体表示《指南》对该指标的内涵说明。
本期内容如下:
7.教学成效
7.1 达成度
达成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7.1.1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重点是关注毕业生毕业后的实际表现与培养目标要求是否吻合,即目标的实现情况;培养效果达成情况的评价重点是关注毕业生毕业时所具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7.1.2 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并持续跟踪评价。通过举证对用人单位以及相关各方的调查情况、跟踪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状况及其适应岗位的情况证明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达到了学校既定目标要求。
7.2 适应度
适应度即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7.2.1 学校本科生源状况。招生是人才培养的入口,持续向好的生源质量表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适应度高。
B7.2.2:B1 毕业生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B2 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毕业生是人才培养的出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情况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日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被社会的认可度。对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着重考察毕业生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着重考察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区域和行业企业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指标体系设置2个可选定量指标,为升学率、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7.3 保障度
保障度即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
7.3.1 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教学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国家对此有基本的底线要求。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图书馆、网络、体育场馆、艺术场馆、实验室及其教学仪器设备、实践基地等。指标体系设置2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生均本科实验经费、生均本科实习经费等。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7.3.2 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教师数量、结构、教学科研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和教学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指标体系设置2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等。
【必选】生师比。该要求及内涵参见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7.4 有效度
有效度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7.4.1 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了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要求及监控措施,人才培养各环节平稳有序,质量有保障。
7.4.2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学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机制。针对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和质量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纠正与改进措施,配备必要的资源,进行质量改进,并对纠正与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适时进行评价,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7.4.3 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经验和显著成效,列举近五年专业领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十个优秀毕业生案例。
7.5 满意度
满意度即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7.5.1 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学校要定期开展在校生和毕业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对自己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7.5.2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教师站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深切体会。学校要建立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7.5.3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校要建立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对毕业生的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进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