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深圳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应用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相结合的数学类专业,2004年获批创办,2013年开始建设“数学与计算机实验班”,2019年,获批广东省“质量工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广东省“质量工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21年开始建设基于鸿蒙系统的创新应用开发微专业,同年,方中天实践教学基地获广东省“质量工程”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遵循“复合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理念,适应大湾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知识,掌握信息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在信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为大湾区输送能胜任科研、教学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数值计算、模拟仿真和数学建模的能力,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科技公司等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三、培养规格
3.1 学制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进一步深造,学生完成培养方案中学分要求,考核合格方可毕业。
3.2 毕业学分要求
该专业总学分要求15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学分为35学分,专业课程学分为95学分,实践课程(学生满足各类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之外自主选修的其他课程)为17学分,创新创业模块为3学分。
3.3 知识及能力要求
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4.1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包括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
4.2 课程设置
通识课程是学校统一开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包括基本通识课和扩展通识课,主要有人文素质、体能素质、英语、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课程,共计35学分,其中扩展通识课不少于6学分。
专业课程包括《数学与统计导论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大类平台课,《离散数学》、《数值分析》、《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核心课和《Python编程》、《数学建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模式识别》、《微分方程数值解》、《信息论基础》、《数据挖掘》等专业选修课。专业课程最低要求95学分,其中大类平台课不低于2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专业选修课最低要求39学分。
实践课程不少于17学分,包括军事技能、思政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综合训练。
创新创业课程不少于3学分,主要包括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非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以科研训练为导向的创新研究短课、创业指导课。
学生在必修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地修读各模块中的专业选修课程,也鼓励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修读个性课程。
4.3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专业积极尝试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在已有校内教学实验室平台(广东省工程中心),校外方中天实习基地(广东省优秀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实验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实验实践环节。建设基于鸿蒙系统的创新应用开发微专业,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和高水平学科竞赛,强调在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中培养学生,使学生“寓学于赛”和“寓学于做”,重视数理基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深挖潜力,办好“挑战杯”、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
五、师资队伍
5.1 师资队伍概况
深圳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次,加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薪火计划等教师培养计划,让老教师帮助中青年教师尤其是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和学院均有经费资助教师外出交流与学习,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深造。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100多次。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1人为深圳大学“荔园优秀学者”,1人为深圳大学“荔园优青”,多人为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近3年来,教师获奖20人次,发表教研与科研论文30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0项,专业教师中有17位具有博士学位,规模结构合理。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业教师毕业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专业;
专任教师广泛拥有数学、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理工结合的多学科背景,18位教师中,17位具有博士学位,且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与教研经历。具备与所讲课程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能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承担广东省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拥有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高新视频智能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所授《数学分析》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是根据教学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和实验实施的需要而形成,围绕国家人才培养需要而建立。近3年来,团队成员主持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2篇,获得教学奖励10余次。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能参加专业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本专业教授授课率已达100%,严格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授须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
本专业根据新时代发展需求,优化培养方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能够在国家特别是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总结“数学与计算机实验班”和“鸿蒙”微专业办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凝练更鲜明的“数学-计算机”特色,探索新形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六、教学条件
本专业的办学条件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 号)规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具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教室及教学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设备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实验室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装备有较先进的硬件、软件配置的微机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学校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型计算和信息处理设备,保证学生的上机和实验需求。 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和教学实践基地。
在学校教务网站上提供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专业核心课均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并推荐教学参考资料。学校提供必要的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生均专业图书量不少于 50 册,每年生均专业图书进书量不少于 2 册。学校提供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以及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经费能够保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且年教学经费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