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深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于2005年创办,年招生约45名,培养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影视传媒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配音、解说、公关、新闻传播等工作的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能力)、转型快(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潜力型口语传播专业人才。
深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办学早,艺术特色鲜明,教学成果显著。学生获全国、省级学科竞赛奖若干,毕业后被英国BBC、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香港卫视、澳亚卫视、深圳广播电视集团,以及腾讯、新浪、网易、爱奇艺、字节跳动、博纳影视、完美世界等各种媒体集团录用;被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名校录取;或在政府部门、大型外企从事宣传工作;或就职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及中小学校。自2005年办学以来,专业报录比持续上升,就业率持续为100%,升学读研率持续稳定在20%以上、留深率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培养目标
深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字应用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能力)、转型快(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影视传媒机构或其他单位(政府、企业、学校等)从事播音、主持、配音、解说、新闻报道、影视创作、对外宣传、艺术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口语传播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3.1 学制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进一步深造,学生完成培养方案中学分要求,考核合格方可毕业。
3.2 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分要求153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学分为56学分,专业课程学分为74学分,实践课程(学生满足各类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之外自主选修的其他课程)为20学分,创新创业模块为3学分。
3.3 知识及能力要求
1.掌握播音学、语用学、影视艺术、新闻传播等基本理论,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法律、心理、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2.普通话语音规范(达到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一级以上),掌握消息播音、专题片配音、影视剧配音、文艺作品演播等播音业务,同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能够承担新闻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体育解说与评论等主持业务;
3.掌握新闻报道方针、政策及传播伦理与法规,具有新闻采编、新闻评论等基本能力;
4.掌握影视摄像、非线性编辑、节目策划与制作等技能,具有融媒背景下的短视频创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内容分析、传播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意识、应变能力;
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能力。
四、课程体系
4.1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通识模块、专业模块、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
4.2 课程设置
通识模块由学校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组成,包括基本通识课和扩展通识课,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本技能、英语、体能素质等方面的课程,共计56学分,其中必修基本通识课29学分,学生自主选修扩展通识课不少于27学分。
专业模块由大类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共计7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少于33学分,课程体系中既包括《影视艺术概论》、《播音主持艺术导论》等播音主持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语言表达》、《新闻采编》等播音主持核心技能课程,以及《新闻播音》、《影视剧配音》、《综艺节目主持》、《新闻节目主持》等针对不同类型节目的播音主持技能培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39学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涉及多个方向的选修课程。《视听语言》、《摄像基础》、《短视频创作》、《非线性编辑》等影视方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音视频的创作能力及基本技能;《形体训练》、《表演基础》、《沟通与礼仪》等仪态方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现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出镜现场报道》、《主持人评论》、《电视节目策划》、《播音与主持综合实践》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媒体领域的专业能力;《媒介导论》、《跨文化传播》、《传播研究方法》、《传播伦理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与研究能力。
实践模块不少于20学分,包括专题讲座、专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技能、思政与社会实践等课程。
创新创业模块不少于3学分,其中必修学分2分,学生需修习《创新领航讲座》与《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课程;选修学分1分,学生自主选择由创业中心或教务部统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
学生在必修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所侧重地修读各模块中的专业选修课程。也鼓励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修读个性课程。
五、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艺术学部完备的录音实验室和录像实验室,以及较为先进的多媒体功能实验室、黑匣子实验剧场。实验室设备优良,采用惠普台式电脑,电脑内均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Dotnet环境)、Visual Studio等国内外先进的、功能强大的实验教学软件及播音主持业务教学模型,分别用于《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语言表达》、《新闻播音》、《影视配音》、《融媒体节目主持》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环节。
学院优先保障本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以满足教学各个环节所需的资源建设、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等的费用。教学经费的使用向教学一线倾斜,学院鼓励和支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新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在新技术、新业态等层面给予了专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即将于2023年启用的深圳大学艺术综合楼将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未来的教学、科研、实践的主阵地,无论是教学条件、科研条件,还是艺术综合实践层面,都将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纵深发展提供给更大的助力和空间。
六、师资队伍
播音与主持系现有专任教师6人,兼任教师2人,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广泛拥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学、新媒体研究、电影学、戏剧戏曲学等专业相结合的多学科背景。目前,师资队伍规模结构合理,拥有博士学位者占比近70%。发展后劲强劲。大部分教师为“双师型”教师,拥有丰富先进的业界经验及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韩国大田大学等海外高校的留学、访学经历。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团队具备与讲授课程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结合专业特色与教学需要出版《播音技艺:理论与实践》《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等教材,反响热烈,不断创新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七、办学特色及社会影响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大湾区,以培养创新型和实践性专业人才为己任,以培养融媒生态环境下复合型语言传播人才为目标,注重“大赛促教学,演出见成果”的教学互动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依托“深大主播秀”“深大朗读社”等新媒体平台和社团,联动线上线下指导学生开展特色实践教学,积极参加各类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与展演活动,如“齐越朗诵艺术节”“教育部大学生艺术展演”“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打造“唤醒耳朵——深港澳大学生语言文化艺术展演”,深圳读书月“阅读之星”朗诵大赛等艺术诵读品牌活动,为深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图为播主系荣获第二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时代风貌奖”
作品《面朝世界,读懂深圳的时间简史》上线学习强国展映
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展演展演交流活动晶报App头版头条推送
图为播主学子朗诵作品《红船,从这里启航》
荣获广东省高校艺术作品征集展演朗诵项目一等奖;教育部第三届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三等奖
图为深大学子受邀参加2021年深圳市第17届文博会开幕式
图为第八届深圳读书月大学生文化节“阅读之星”朗诵大赛决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