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电子白皮书
一 专业定位
本专业秉承“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学校理念,贯彻“三全育人”原则,发挥地缘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素质全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自2003年创办以来,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一直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6年获批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专业,同年又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标《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扎根深圳城市特色与优秀企业管理实践,参照腾讯、华为等公司先进制度,建构以三支柱四角色模型和胜任素质模型为主导的前沿性知识体系,将核心知识领域分为“管理者基本素能”、“事务专家”、“员工激发者”、“战略伙伴”、“变革推动者”等五个模块,培养能将人力资源管理融会组织战略、推动组织变革、关注业务需求,灵活高效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学生。具体而言,本专业培养的是在具备人文素养和管理者基本素能基础上,具有战略洞察力、未来导向和变革精神,工作价值观正确,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胜任企业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人事)管理工作岗位或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咨询工作的事业骨干。
三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为4年,毕业要求学分150分。
本专业实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而言,本专业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要求如下:
知识:了解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组织发展和变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办公、统计、企业信息管理软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社会科学常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常用方法和工具。能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工具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身心健康。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懂得如何激发员工和处理员工关系。具有变革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包含“管理者基本素能”、“事务专家”、“员工激发者”、“战略伙伴”、“变革推动者”等五个模块,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修读)和专业选修课(选择修读)。
1、“管理者基本素能”模块
专业核心课:高等数学C(1)、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高等数学C(2)、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务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原理、社会科学方法论
专业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管理文书写作、SPSS应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工效学、经济法、社会学
2、“事务专家”模块
专业核心课:招聘与选拔、人事测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
专业选修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3、“员工激发者”模块
专业核心课: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解读、职业管理、社会保障学
专业选修课:激励理论与方法、领导力开发:理论与训练、谈判技巧、管理沟通、企业伦理、劳动与就业政策、劳动争议案例分析、职业健康心理学
4、“战略伙伴”模块
专业核心课: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经济学
专业选修课: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组织文化
5、“变革推动者”模块
专业核心课:组织发展与变革
专业选修课:创业团队与创业合伙人、商业模式设计、知识管理、跨文化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热点研讨
本专业不断强化实践环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现实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90%以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各种形式的课内实践环节。专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策划》、《人力资源管理热点研讨》等课程,要求学生自主联系企业,诊断解决实际问题。建设深圳市人才集团、智联招聘、深圳市统计信息培训中心等多家对口的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分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做法,初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学习生涯的整体实习概念。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互联网行为科学实验室”“互联网职业社交行为与人才管理研究中心”建设。从2016届起,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由过去导师推荐、教师评阅后匿名打分的方式,改为导师推荐+学生自荐,组织再次答辩、评审,以确保论文评优的质量。课外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并获奖,如全国和广东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大赛、“用友杯”ERP大赛、“尖峰时刻”大赛等。由负责科研的系副主任专门指导本科学生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并实施“专业导师制”,不定期组织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开展活动。
五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讲师8名,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来自于海内外知名院校,如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教学团队专业背景包括企业管理、心理、法律、公共管理等多个相关学科,知识结构多元;年龄分布合理,45岁以下教师9人(占50%),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熟、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初步形成科研能力突出(9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视野较广(70%以上有海外留学、访学与交流经历)、学科知识复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才梯队合理(老中青)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还聘请企业资深专家作为客座教师参与课堂授课、讲座及实践指导。客座教授有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奚丹、深圳达实智能公司董事长刘磅等12人。专兼职教师并存、优势互补,使本专业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六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持续创新教学手段。本专业已成功开设了MOOC课程、品牌通识课、创新创业课、专题研讨短课等教学资源,《管理沟通》获评2018年度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品牌MOOC。建设有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等12门MOOC课程。本专业教师编制了6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专业核心教材。本专业具备人才测评、公文筐测试、无领导小组、沙盘演练实验室等多种不同的实训场景功能,并配备了人才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实训等软件功能包。本专业和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申报的“互联网行为科学实验室”于2016年3月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9年创立了“人才服务”微专业,成为深圳大学首批微专业建设项目之一。引入移动课堂、seminar班教学模式、特别1+2 课堂、辩论赛模式、角色扮演模式等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本专业建立了良好广泛的校企合作网络,强化实践培养人才,如深圳市人才集团、智联招聘、浪潮早上班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单位与学生实习基地。
本专业通过人力资源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来相互促进、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前沿问题,扩展知识边界。参与的同学进步显著,人力资源学会也被评为深圳大学腾讯益友奖2018-2019学年十佳学生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