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081001土木工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12-22 点击: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其前身是结构与市政工程系,由清华大学援建,1985年9月开始招生,是深圳大学最早招收本科生的教学单位之一。2011年12月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广东省重点专业;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九轮广东省普通高校优势重点学科。2019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已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土木工程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为深圳市、广东省、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本专业注重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所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和土木工程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宽广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人才培养突出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技术能力,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毕业生能够掌握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等基本技能;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及地基处理等基本知识;具有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以及管理的能力,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毕业后可在房地产、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建筑、建筑材料等企事业单位系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也可以选择国内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学习。

2.培养目标

培养立足深圳,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能胜任土木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咨询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锻炼,能成长为生产岗位的技术管理者或科研设计岗位的技术骨干。

上述培养目标具体可分解为:

目标1:具备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及市政工程等领域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有能力参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工作;

目标2: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过程中自觉重视健康、安全、环境、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

目标3:能在一个生产、设计或科研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并具备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

目标4:能通过教育培训或其它途径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紧跟土木工程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

3.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至少要修满168.5学分。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现场实习等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与问题分析能力。

(2)设计(开发)能力。

(3)研究能力。

(4)使用现代工具能力。

(5)工程与社会评价能力。

(6)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7)职业规范素养。

(8)个人和团队合作能力。

(9)沟通能力。

(10)项目管理能力。

(11)终身学习能力。

4.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的全过程培养体系基于“项目制”和“导师制”:

(1)项目制、导师制双轨全过程培养体系,实现教学工作与社会人才需求出口的无缝对接;

低年级(1-2 年级)接受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融合的通识专业基础教育; 高年级(3-4 年级)教学以导师组方式组织,构建具有不同专业教学理念和风格的两年贯通培养。

(2)多个基于“多元化”理念的特色培养平台

智能建造特色班和建筑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微专业分别针对土木工程行业发展趋势特色培养;土木工程卓越班针对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扎实的专业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的职业素养。

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包括通识模块35学分,专业模块102学分,实践模块28.5学分,创新创业模块3学分,总计168.5学分。

课程类别

最低学分要求

比例

课程子类别

最低学分要求

备注

通识模块

35

20.8%

基本通识课(必修)

25

基本通识课(英语选修)

4

扩展通识选修课

6

扩展通识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及非本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和中华文化等领域。学生须自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拓展通识课,其中至少选修1学分的心理健康系列课程。

专业模块

102

60.5%

大类平台课

26

专业核心课

69

专业选修课

7

实践模块

28.5

16.9%

实践类课程

28.5

创新创业模块

3

1.8%

创新创业(必修)

2

创新创业(选修)

1

通识模块+专业模块

137

总学分要求

168.5

核心课程包括(以建筑工程为例):工程测量、理论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原理等。

实践教学模块共计28.5学分,具体如下(以建筑工程方向为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认识实习

1

2

工程测量实习

1

3

房屋建筑学课程

1

4

工程地质实习

1

5

混凝土结构楼盖设计

1

6

建筑工程概预算设计

1

7

专业实习

3

8

毕业论文(设计)

10

9

钢结构课程设计

1

10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1

1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12

毕业实习

1

13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

1.5

14

军事技能

2

15

思政与社会实践

2

5.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71人,教辅20人,其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级专家2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博士生导师28人,教授33人,副教授16人,讲师22人,98.6%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学科背景丰富,包括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材料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矿业工程等。近三年,教师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纵向项目达到11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超1亿。研究成果获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2014、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

6.教学条件

拥有广东省土木工程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下辖结构工程实验室、基础力学实验室(含材料力学、土力学、水力学3个功能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土木工程仿真实验室等多个教学实验室。学科平台包括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地铁地下车站绿色高效智能建造重点实验室。此外,和荷兰代尔夫特大学Microlab共建滨海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国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发展联盟及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建筑互联网与BIM实验研究中心、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化产学研合作。

签约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构力构力BIM平台软件生态合作伙伴,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深圳市建工集团实习基地,中建二局实习基地,中建四局实习基地,鸿荣源集团实习基地,深圳市建安集团实习基地,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等30余家实习基地。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以下培养特色:

(1)特色培养,拥有智能建造特色班、建筑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微专业。

(2)精英选拔教学模式,拥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班。

(3)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4)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上一条:081008T智能建造

下一条:081802交通工程